WFU

2021年6月30日 星期三

泌尿道結石,預防勝於治療!助你安心抗石!




超前部署(預防勝於治療),在泌尿道結石尤其如此,預防措施做的好,可大幅降低結石的形成或復發。豪醫師統整國內外泌尿科經典教科書和治療指引,提供最齊全的資訊和舉例,幫助結石病友和一般民眾完整掌握泌尿道結石!

(若想快速瀏覽泌尿道結石其他疑問,可參考: 泌尿道結石快問快答,豪醫師一一解答!帶你快速掌握!)


補充水份

# 該喝多少水?

  * 原理: 水喝的多以增加尿液量,讓尿液脫離過飽和狀態,就不易形成結石。 
  * 是最重要也最容易測量的指標。
  * 國外的教科書或治療指引多建議喝水量達每天2500-3000 cc以上。 
  * 參考完全解析泌尿道診治照護全書,泌尿科前輩提出可根據體重計算所需要的每天基本水量,公式為: 每公斤體重 x 40(夏天)或30(冬天) cc
    - 舉例: 若70公斤體重的人,建議夏天每天喝水量達70 x 40 = 2800 cc;冬天則是每天70x30 = 2100 cc。 
  * 若氣候及生活環境炎熱或工作、運動後導致大量流汗,需額外補充更多的水份。 

# 該有多少排尿量較適合?

  * 原理: 當排尿量少,尿液極有可能達到過飽和狀態,而導致結石產生。
  * 建議: 以一天有2000-2500 cc尿液的排出為原則。

# 該喝什麼水?

  * 為預防結石,喝純水最好。 
  * 喝水的總量(如前述)最重要,喝什麼水(軟水或硬水)差異則不大。
  * 若想喝純水以外的飲料,建議以低卡路里為主,也就是少喝高糖份或酒精類的飲料。
  * 咖啡、茶、啤酒、紅酒也可以減少結石的形成。  

# 什麼時候喝水呢?

  * 定時定量飲水
  * 於用餐時多喝水,或於用餐後兩小時(此時人體相對脫水)多喝水。


清淡飲食

# 增加蔬果 

  * 原理: 增加鉀離子、鎂離子、纖維質、抗氧化劑、檸檬酸、植酸等有用物質,有效預防結石。
  * 每天食用5-9份的蔬果 

# 減少高尿酸食物 (摘自臨床泌尿學)

  * 內臟: 肝臟、腎臟、腸、腦
  * 海鮮: 小管、草蝦、牡蠣、蛤、干貝
  * 魚類: 白鯧魚、鰱魚、虱目魚、吳郭魚、白帶魚、烏魚、鯊魚、海鰻、沙丁魚、小魚乾
  * 蔬菜: 黃豆、發芽豆類、豆苗、蘆筍、紫菜、香菇
  * 其他: 肉汁、肉湯、雞精、酵母粉

# 減少高草酸食物 (摘自臨床泌尿學)

  * 蔬菜: 菠菜、芹菜、甜菜、大黃、莧菜、川七、紅莧菜、山苦瓜、秋葵、大豆、蕃薯葉、福菜、白苦瓜、芹菜、龍鬚菜、蓮藕、山蘇、茄子
  * 水果: 楊桃、漿果(草莓、蕃茄、葡萄等)、紅龍果、胡桃
  * 飲料: 牧草汁、可可、杏仁茶、紅茶、綠茶、青草茶
  * 其他: 巧克力、胡椒

# 減少動物性蛋白質(0.8-1.0 g/kg/day)

  * 牛奶可以。
  * 減少所有肉類的食物 (ex: 魚肉、海鮮、雞鴨肉、豬肉、羊肉、牛肉、蛋)。
  * 一天三餐僅一到兩餐有吃肉,或是每餐的肉量減少。 

# 減少太鹹、重口味的食物

  * 減少鹽分攝取(4-5 克/天)。
  * 舉例: 起司、冷凍食品、醃製食品、熱狗、臘腸、香腸、罐头、烘培食品、椒鹽脆餅、薯條、洋芋片、玉米穀片、沙拉醬、醬料、泡菜、橄欖、砂鍋燉菜、義大利千層麵、披薩、調味品、辛香料。

# 正常鈣質攝取

  * 維持鈣每天攝取量1-1.2克。
  * 可透過飲食補充。舉例: 花椰菜、優格、牛奶、添加鈣的其他植物奶(豆類、米飯、腰果、杏仁)。
  * 可透過營養品補充,以建議劑量為主,毋需多吃。

# 正常維他命C攝取

  * 維持維他命C每天攝取量2克以下。


運動減重

# 體重控制將體重控制在BMI合宜的範圍(BMI: 18.5-25)

# 運動

  * 好處: 可增加身體的新陳代謝,同時促進水份多喝和體重降低,另有些剛形成的結晶體(crystal aggregates)可以靠多跳繩幫助排出。




reference: 台灣泌尿科醫學會治療指引2020 - 尿路結石
reference: EAU guidelines on urolithiasis 2021 
reference: Campbell Walsh Wein Urology, 12th Edition
reference: Smith and Tanagho's General Urology, 19th Edition
reference: Urology care foundation: Kidney Stones Prevention
reference: Urology care foundation: Kidney Stones What You Should Know
reference: Urology care foundation: Kidney Stones Treatment
reference: Urology care foundation: Kidney Stones Patient Guide
reference: UpToDate: Diagnosis and acute management of suspected nephrolithiasis in adults
reference: UpToDate: The first kidney stone and asymptomatic nephrolithiasis in adults
reference: 完全解析泌尿道診治照護全書
reference: 泌尿疾病實用衛教手冊
reference: 臨床泌尿學 




2021年6月28日 星期一

為什麼會有泌尿道結石?關於結石的危險因子



作者:新莊高美泌尿科診所 許家豪院長



「豪醫師,為什麼我會有泌尿道結石?」,這是在門急診、住院時病友們常會問的問題,豪醫師統整多本經典教科書及最新國內外治療指引,盡力解答病友提問。結論先行,尿液太濃是結石形成的最大推手,反著做,讓自己的尿液淡黃至清澈,即可扭轉此危險因子!

(若想快速瀏覽泌尿道結石其他疑問,可參考: 泌尿道結石快問快答,豪醫師一一解答!帶你快速掌握!)




泌尿道結石的成因,最重要的理論是尿液過飽和,意指尿量太少導致尿液中離子濃度太高而形成結石
# 非單一理論能完整解釋結石的形成,其他如晶核理論(小晶核於過飽和尿液中引起離子漸漸聚合形成結石)或結晶抑制理論(尿液中缺乏某些抑制物致尿液中離子容易聚合形成結石)都具有其角色。

容易導致尿量太少的原因有:

# 水喝太少
  * 軟水或硬水並不影響結石形成。
  * 易形成結石者其平均尿量為1600cc/天以下。
# 流失太多水份
  * 天氣或生活工作環境炎熱 -> 流汗多 -> 大量水份從皮膚流失。
    - 溫度每升高攝氏1度,結石就診人數增加3.4%。
  * 慢性腹瀉 -> 大量水份從腸道流失。


一般危險因子

# 30-50歲男性
# 反覆上泌尿道感染(尤其是尿素分解菌造成的感染)。
# 常見慢性病: 高血壓糖尿病痛風
# 肥胖
# 飲食、職業
  * 吃太多動物性蛋白質脂肪酸糖類高草酸食物高尿酸食物太鹹重口物食物。
  * 飲酒。
  * 久坐的工作。
  * 一般來說,越工業化的國家其國民發生率會越高。
# 年輕時(兒童或青少年)即出現結石。
# 明顯結石家族史
# 之前曾有結石病史 (尤其是結石成分為尿酸結石、胱胺酸結石、感染性結石者)。


過去病史(摘自台灣泌尿科醫學會治療指引2020 - 尿路結石)

# 臨床疾病相關因子

# 基因相關危險因子

# 解剖異常相關危險因子

# 環境相關危險因子

# 其他相關疾病: 病理性骨折、骨質疏鬆。




reference: 台灣泌尿科醫學會治療指引2020 - 尿路結石
reference: EAU guidelines on urolithiasis 2021 
reference: Campbell Walsh Wein Urology, 12th Edition
reference: Smith and Tanagho's General Urology, 19th Edition
reference: Urology care foundation: Kidney Stones Prevention
reference: Urology care foundation: Kidney Stones What You Should Know
reference: Urology care foundation: Kidney Stones Treatment
reference: Urology care foundation: Kidney Stones Patient Guide
reference: UpToDate: Diagnosis and acute management of suspected nephrolithiasis in adults
reference: UpToDate: The first kidney stone and asymptomatic nephrolithiasis in adults
reference: 完全解析泌尿道診治照護全書
reference: 泌尿疾病實用衛教手冊
reference: 臨床泌尿學 




2021年6月25日 星期五

泌尿道結石快問快答,豪醫師一一解答,助你快速掌握!






Q:泌尿道結石是什麼?

A:出現在泌尿道的結晶物聚集而成結石,泌尿道意指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攝護腺(男性獨有)。


Q:為什麼會形成泌尿道結石?

A:腎臟製造尿液幫助人體排除代謝廢常,尿液內富含已溶解的礦物質和鹽份,當它們的濃度過高不平衡,就容易形成結石。


Q:泌尿道結石成份是什麼?

A:80-85%的泌尿道結石是鈣質成份的結石,其中草酸鈣最常見,其次為磷酸鈣。
# 其他常見結石成份: 尿酸結石(5-10%)、感染性結石(10%)、胱胺酸結石(< 1%)。 
# 結石常含有多於一種礦物質(結晶)成份。


Q:泌尿道結石的好發年紀是?

A:30-50歲


Q:泌尿道結石的好發性別是?

A:男性
# 美國: 男女比已從2-3 : 1降至1.2-1.45 : 1,代表女性罹患結石明顯上升。 
# 男性亦有較高的復發率。 

(延伸閱讀: 為什麼會有泌尿道結石?關於結石的危險因子)


Q:泌尿道結石的盛行率有多高?

A:約10%
# 第3常見的泌尿系統疾病。 
# 台灣: 結石盛行率9.6%,其中男性14.5%,女性4.3%。
# 美國: 一路從1980年的3%,線性成長到最近的10%。


Q:泌尿道結石會出現哪些症狀?

A:腎絞痛(腰背、下腹、生殖器嚴重疼痛)、血尿發燒畏寒噁心嘔吐等。


Q:泌尿道結石的治療方式有哪些?

A:保守治療,觀察結石是否自行排出。
A:針對上泌尿道結石(腎結石,輸尿管結口),手術治療方式有: 體外震波碎石硬式/軟式輸尿管鏡碎石經皮穿腎碎石等,需經醫師專業判斷並與患者充分說明討論後,形成醫病共享決策。


Q:泌尿道結石若採保守治療,需注意:

A:需要定期給泌尿科醫師檢查和追蹤
A:可能出現的併發症: 反覆腎絞痛腎水腫化膿併泌尿道感染腎功能惡化等。
A:若腎絞痛加劇(愈來愈痛)、明顯發燒/畏寒、明顯噁心/嘔吐(無法進食)者,請儘速至急診就醫。
(延伸閱讀: 泌尿道結石吃藥會好嗎?何時該手術呢?)


Q:泌尿道結石的復發率高嗎?

A:高復發率。5年內,一半的結石病人會再復發。
# 在第一次結石發作後的前幾年最容易反覆結石症狀發作。
# 結石容易復發者: 年輕人、男性、具有家族史、之前曾有結石病史、結石成分為尿酸結石或胱胺酸結石者。


Q:泌尿道結石該如何預防呢?

A:多喝、多吃蔬菜/水果
A:少吃動物性蛋白質、高尿酸食物、高草酸食物、太鹹重口味食物
A:維持正常鈣質攝取(1克/天)
A:運動減重


豪醫師觀點

疫情期間,豪醫師除了加強個人防護,支援醫療降載/快篩、疫苗注射等業務外,另針對門診病友及粉專私訊的提問,將多本經典教科書上泌尿道結石的內容化繁為簡提供給讀者,助你們不須就醫,也能快速掌握泌尿道結石重要資訊。

提醒各位讀者,目前同樣處於結石旺季,除了遵守防疫規定外,可從飲食部分著手以預防結石的發生,若有疑問,歡迎粉專私訊,期待疫情快快過去,大家都辛苦了!


延伸閱讀


reference: 台灣泌尿科醫學會治療指引2020 - 尿路結石
reference: EAU guidelines on urolithiasis 2021 
reference: Campbell Walsh Wein Urology, 12th Edition
reference: Smith and Tanagho's General Urology, 19th Edition
reference: Urology care foundation: Kidney Stones Prevention
reference: Urology care foundation: Kidney Stones What You Should Know
reference: Urology care foundation: Kidney Stones Treatment
reference: Urology care foundation: Kidney Stones Patient Guide
reference: UpToDate: Diagnosis and acute management of suspected nephrolithiasis in adults
reference: UpToDate: The first kidney stone and asymptomatic nephrolithiasis in adults
reference: 完全解析泌尿道診治照護全書
reference: 泌尿疾病實用衛教手冊
reference: 臨床泌尿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