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0年7月27日 星期一

【2024最新】解決頻尿與灼熱感:女性泌尿道感染快速全攻略,持續更新中!

(更新於2022/07/20、08/08、12/14)
(更新於2024/01/02)
(更新於2024/02/06)
(更新於2024/11/24、25、26、29)

【2024最新】解決頻尿與灼熱感:女性泌尿道感染快速全攻略,持續更新中!

作者:泌尿科專業 許家豪醫師



送上懶人包,助妳秒懂女性泌尿道感染!

▌什麼是泌尿道感染(UTI,Urinary Tract Infection)?

• 細菌進入泌尿道,並引起刺激或感染時,就可能發生 UTI ,導致疼痛、灼熱感(尿尿燒)和頻尿。
• 泌尿道包含:膀胱、尿道、輸尿管和腎臟
• 大多數 UTI 發生在下泌尿道,主要影響膀胱或尿道。
• UTI 是人類最常見的細菌感染,特別容易發生在女性身上。
• 如果不及時治療,感染可能蔓延至上泌尿道(腎臟和輸尿管)。
• 嚴重時,可能導致泌尿道敗血症,這是一種危及生命的感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為什麼女性容易得到泌尿道感染?

• 尿道較短:女性的尿道比男性短(約3-4公分),細菌更容易到達膀胱。
• 尿道口靠近陰道、肛門與婦科器官(子宮、陰道)、消化器官(直腸、肛門)靠得很近(見上圖),容易讓消化道的細菌進入泌尿
• 荷爾蒙變化:月經、懷孕和更年期會降低泌尿系統的防禦力,使感染更容易發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泌尿道感染的類型與症狀


• 下泌尿道感染影響膀胱(膀胱炎)或尿道(尿道炎)。
  - 症狀:小便時灼熱感、尿尿燒、頻尿但尿量少、下腹部沉重感、尿液混濁或有異味
• 上泌尿道感染:影響腎臟(腎盂腎炎)或輸尿管。
  - 症狀:發燒與發冷,背痛或側腰痛,噁心與嘔吐
  - 注意:未治療的上泌尿道感染可能危及生命,需立即就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導致泌尿道感染的細菌是什麼?

常見細菌:
• 大腸桿菌(E. coli, 74.2%):主要的元兇,通常來自消化系統。
• 其他如:克雷白氏肺炎菌(Klebsiella pneumonia, 6.2%)、腸球菌(Enterococcus species, 5.3%)、B 群鏈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 2.8%)、奇異變形桿菌(Proteus mirabilis, 2.0%)、腐生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aprophyticus, 1.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泌尿道感染有哪些不舒服症狀?


• 通常泌尿道感染的前1-2天,患者可能有性行為、憋尿、少喝水或太勞累等情況。
• 小便時有灼熱感

• 即使剛上完廁所,仍有頻尿感

• 尿液看起來混濁、有異味或帶血

• 
發燒、發冷或腰痛(可能表示感染已擴散到腎臟)。
• 下腹部疼痛或壓迫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什麼時候該看醫生? 

• 如果症狀持續超過 2 天。
• 如果出現發燒、發冷或嚴重腰痛。
• 如果懷孕或患有糖尿病等健康問題。
• 如果一年內出現 3 次以上 UTI 或症狀反覆出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泌尿道感染有哪些嚴重後果?

• 嚴重警訊腰痛發燒畏寒、噁心、嘔吐、全身倦怠
• 短期:腎臟發炎/化膿、敗血症、敗血性休克。

• 長期:腎臟慢性發炎而導致結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哪些女性更容易得泌尿道感染(危險因子)

• 生理風險因素

  - 糖尿病(DM)
    # 糖尿病女性罹患UTI的機率是一般人的1.2–2.2倍。
    # 高血糖會讓細菌更容易生長。
    # 糖尿病還會影響膀胱肌肉,導致排尿不完全,留下的尿液為細菌提供繁殖空間。
  - 懷孕
    # 懷孕期間,荷爾蒙改變會增加感染風險。
    # 子宮的壓力會影響泌尿系統,讓尿液排不乾淨。
    # 若不治療,UTI 可能在22–35%的情況下演變為腎臟感染(腎盂腎炎),嚴重的腎感染可能影響母嬰健康。
  - 更年期後
    # 停經後,雌激素水平下降。
    # 陰道乾燥,缺乏保護細菌(如乳酸桿菌)。
    # 尿道更容易被有害細菌感染。
    # 膀胱肌肉變弱,可能排尿不乾淨。

• 行為風險因素

  - 性行為
    # 性行為可能把細菌推入尿道,導致感染。
    # 使用殺精劑或屏障型避孕法(如子宮帽)可能進一步增加風險。
  - 最近使用抗生素
    # 抗生素會破壞體內的好菌,這可能讓壞菌有機會大量繁殖,導致UTI。
  - 排尿功能不全
    # 當膀胱無法正常排空,就叫排尿功能不全。
    # 小便變得中斷或很弱。
    # 尿液留在膀胱裡,為細菌提供理想的繁殖環境。

• 解剖結構風險因素

  - 泌尿道阻塞
    # 包括腎結石、尿道狹窄或其他阻塞性問題。
    # 這些問題會導致尿液滯留。
    # 細菌在停滯的尿液中容易增生。
  - 神經系統疾病
    # 像脊髓損傷或多發性硬化症可能影響膀胱功能。
    # 無法完全排空膀胱是感染的高危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泌尿道感染該如何治療?

• UTI 會帶來不適,但好消息是,只要採取正確的治療方式,可以迅速康復並避免併發症

 一般處置

在等待醫療看診或配合抗生素治療期間,妳可以:
  - 多喝水:幫助沖洗泌尿道中的細菌。
  - 使用暖敷墊:緩解下腹部或背部疼痛。
  - 避免刺激性食物:如咖啡、酒精和辛辣食物,這些可能加重症狀。

 控制原病

  - 若發現有結石結構異常尿路阻塞糖尿病等情況容易使感染的情形更加難以控制,需連同泌尿道感染一同治療。

 UTI 的藥物治療

  - 針對可能的致病菌使用適合的抗生素
    # 療程視病況不同,從3-14天都有可能,若病人有其他共病症,療程更可能長達3-6週,請依豪醫師的建議完成療程。
    # 切勿擅自停藥以免產生抗藥性細菌
  - 抗生素搭配其他症狀治療藥物,助妳快速康復。

 蔓越莓/甘露糖

    - 研究顯示,蔓越莓/甘露糖能防止細菌附著在泌尿道壁上,有助於預防 UT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為什麼及時治療很重要?

 減少不適: 適當的治療能讓妳更快康復。
 防止併發症:及早治療可避免感染擴散到腎臟或引發敗血症。
 避免使用更強的抗生素:延遲治療可能讓感染更難控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何預防泌尿道感染


飲食習慣

  - 多喝水每天喝1500-2000cc以上的水
    # 如果活動量大,則需要更多,讓尿色維持淡黃、透明不混濁無臭味 
  - 不要長時間憋尿2-2.5小時去廁所解尿一次。
  - 攝取富含維生素 C 的食物,如橙子、檸檬和莓果。
  - 水梨西瓜蘋果杏仁都是對於膀胱健康很不錯的水果。
  - 其他可能有幫忙的食物:益生菌、優格
  - 富含纖維素的水果可減少便秘,大便順暢了,小便也容易順暢。

衛生習慣

  - 如廁後由前往後擦拭:避免將肛門的細菌帶到尿道口。
 
  - 穿棉質內衣,避免穿太緊的褲子讓肌膚透氣、保持乾燥,減少細菌滋生。
  - 清洗外陰和會陰區,應選擇溫和、無香料的肥皂/沐浴乳,避免刺激性的清潔劑
  - 內衣褲與其他衣物分開清洗
  - 扣分的生活習慣
    # 喜歡穿緊身衣褲。
    # 常用含香料或顏色的護墊、衛生棉、衛生紙。
    # 有剔除陰毛的習慣。

性行為前後

  - 性行為前,雙方沖洗下體,男方包皮褪開清潔,女方補充水份
  - 性行為後排尿:有助於沖出進入尿道的細菌。
  - 避免使用殺精劑
  - 考慮使用非刺激性潤滑液以減少摩擦。
  - 其他參考做法: 減少性行為的頻率減少更換性伴侶 

特殊時期

  - 月經時期勤換衛生棉
  - 停經後陰道抹女性荷爾蒙可以減少膀胱發炎。

健康食品

  - 蔓越莓/甘露糖研究顯示,蔓越莓/甘露糖有助於防止大腸桿菌附著在泌尿道內壁,降低 UTI 風險。 

• 控制慢性病

  - 如果有糖尿病或其他增加風險的健康問題,請控制病情穩定。
    # 高血糖使細菌更容易生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為什麼預防泌尿道感染很重要?

• 減少感染帶來的不適和疼痛。 
• 減少使用抗生素的需求,避免抗藥性問題。 
• 降低因感染引起腎臟感染等併發症的風險。 
• 建立良好的習慣不僅有助於當下,也能降低未來反覆感染的可能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ference: 完全解析泌尿道診治照護全書
Reference: 泌尿疾病實用衛教手冊
Reference: 泌尿道感染保健手冊(第十一版): 可至此網址下載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