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護腺肥大造成尿不出來,讓患者痛苦難耐!而在接受攝護腺手術後是否能順暢排尿(不需長期置放導尿管),一直是臨床上的難題,如今進入”雷射攝護腺剜除手術”的世代,理論上,”完整移除肥大的攝護腺腺體”更有機會脫離導尿管,此篇來自英國的研究,提供實際數字參考:在接受鈥雷射攝護腺肥大剜除手術,術後三個月內有超過98.5%的患者可順利脫離導尿管!
此篇文章來自2021年3月的World Journal of Urology,來自劍橋大學醫院NHS基金會信託(Cambridge University Hospitals NHS Foundation Trust, Cambridge, UK)的作者,為英國一資深的泌尿科醫師,他探討自己照顧過的500位患者(急性尿滯留 + 非神經性慢性尿滯留 + 嚴重下尿路症狀),接受鈥雷射攝護腺剜除手術後,三個月內能否順利脫離導尿管?
研究結果
# 280位尿滯留患者中,95.4%術前需依賴導尿管引流,與另外220位嚴重下尿路症狀患者相比,其年紀更老(72歲; 66–79歲; p < 0.001),且剜除出來的攝護腺腺體也較多(56克; 29.8–86.3克; p < 0.001)。
# 急性尿滯留(AUR),在接受鈥雷射攝護腺剜除手術,術後三個月內,有98.9%的患者可順利脫離導尿管。
# 非神經性慢性尿滯留(NNCUR),在接受鈥雷射攝護腺剜除手術,術後三個月內,有98.8%的患者可順利脫離導尿管。
# 不同的尿滯留型態(急性尿滯留 vs 非神經性慢性尿滯留),兩組之間的差異在於:急性尿滯留者,術後第一次嘗試脫離導尿管的成功率達84.6%(雷同於下尿路症狀者的87.7%);而非神經性慢性尿滯留者成功率僅58.8% (p < 0.001);而在三個月時的比較,兩組之間並無差異(p = 0.910)。
結論
急性尿滯留(AUR)和非神經性慢性尿滯留(NNCUR)的患者,在接受鈥雷射攝護腺剜除手術,術後三個月內有超過98.5%可順利脫離導尿管。
術後第一次嘗試脫離導尿管(first TWOC),若為非神經性慢性尿滯留(NNCUR)患者,容易失敗,而需要多幾次的嘗試。
豪醫師觀點
總共280位尿滯留患者,當中有3位無法脫離導尿管,其共同特徵為80多歲、具明顯多重慢性病且活動力極差。反過來說,在患者較年輕時,當他有明顯的下尿路症狀,可給予雷射攝護腺剜除手術的建議,避免當更為老化時,不僅慢性病纏身、活動力變差,容易因為攝護腺更大,易出現急性/慢性尿滯留,此時才接受手術,也有較高機會無法脫離導尿管。
作者認為此篇文章的研究結果可外推於其他攝護腺剜除手術,同樣具有類似的療效,但不適用於傳統電刀手術、雷射汽化手術,因為後兩者並未移除完整的攝護腺肥大腺體。針對尿滯留患者,豪醫師強烈建議接受雷射攝護腺剜除手術,最大量移除攝護腺肥大腺體(橘子果肉),為您創造最大機會脫離導尿管的痛苦!
延伸閱讀
# 攝護腺肥大
資料來源
# Aho T, Finch W, Jefferson P, Suraparaju L, Georgiades F. HoLEP for acute and non-neurogenic chronic urinary retention: how effective is it? World J Urol. 2021 Jul;39(7):2355-2361. doi: 10.1007/s00345-021-03657-x. Epub 2021 Mar 24. PMID: 33763730.
# Question by Gregor Cresnar from the Noun Project
# Idea by Adrien Coquet from the Noun Project